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新闻

    学部新闻

    武汉大学2023年度“医德楷模”风采

    来源:医学部机关、工会 日期:2023-09-07点击:

    新闻网讯(通讯员苏航)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日,武汉大学2023年度“医德楷模”评选活动举行,王峋、史雪聪、何莉、李小鸥、陈永顺、柯敏、周刚、张卫兵、夏海斌、梁华等10名医务工作者获得武汉大学2023年度“医德楷模”称号。以下为十大医德楷模风采:

    王珣,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妇产科一支部副书记,曾在湖北省黄冈市妇幼保健院下乡,担任该院副院长及妇科行政主任一职,现参加湖北省第27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担任汉什拉分队队长一职,兼任该分队党支部书记,获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德楷模”“医德标兵”“优秀党员”“公益奉献奖”及阿尔及利亚汉什拉妇产医院“优秀医生”、27批援阿医疗队“优秀队员”、汉什拉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2009年,王珣同志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的一名白衣天使。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她业务水平精湛,熟练掌握各类专科疾病的诊治,是科室的骨干医生,工作14年来,她共接诊患者4万余人次,救治急危重症患者1500余人次,参与手术18000余台次。作为一名党员,她甘于奉献,是患者眼中的“好医生”,医护眼中的“好同事”,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信任和肯定。

    史雪聪,武汉大学校医院口腔科负责人,综合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行医15年,史雪聪同志踏实做到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她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想信念,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校内师生的信赖与赞誉。在2020年春节疫情最严峻时,她逆行返汉,投身抗疫。返汉后第一时间进入隔离酒店,在此后的三个月里为密切接触者提供了周全的医疗保障服务,并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她继续参与校内隔离点、追阳、核酸检测和发热门诊的工作。同时利用休息时间向隔离区域的同学们提供在线问诊服务,缓解同学们的焦虑和不安,展现了无私奉献的情怀。作为口腔科负责人,史雪聪同志致力于科室的团队建设,热心帮助科里医生解决临床难题,共同面对疑难杂症,并努力提升口腔科的整体水平,力争为武汉大学的师生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何莉,武汉大学医院本部急诊科护士长,先后获得过“优秀护士”“三基三严培训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20年初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何莉同志放弃春节、寒假休息,积极报名参加隔离酒店的医疗工作,特殊时期坚定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受到了洪山区卫健局的表彰。2021年8月到2022年底,疫情再一次来袭,她主动请缨带队执行核酸采集任务。面对肆意的病毒,不惧风险,无论严寒酷暑,何莉同志都带领队员穿着防护服全不畏惧地穿梭于各个核酸采集点,同核酸队员共同完成数万余人次的标本采集工作。何莉同志一直工作在一线护理工作岗位,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兢兢业业、以身作则,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

    李小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儿科主任,她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视“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政治本色。她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刻苦钻研儿科临床知识,在儿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从医10余年来,李小鸥同志做到了一切从患者出发,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并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和同事的好评,多次被医院评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称号。她努力寻求先进的管理方法,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儿科全体医护一起共同打造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的科室。在2022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勇于担当,处处作表率,始终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落实各项防控工作责任。

    陈永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秉承初心、恪守医德、躬行仁术,视病人如亲人,把耐心、爱心、关心融入医疗的每一个环节。同时,他带领团队始终坚持党建为引领,目标为方向,以实干聚人心,努力强服务、树品牌、重创新。坚持特色科室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断建立健全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坚持学科人才培养,有计划地对科室人员开展诊疗、护理及管理知识学习和培训,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医、教、研全面发展并良性运行,助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医院”的宏伟目标。他多次荣获“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同时注重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的成长,科室多次荣获“文明科室”和“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柯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主任,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她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发展科室亚专业,培养人才梯队,支持年轻医生赴国内外进修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传道解惑;从哈佛医学院引进高科技人才,提高学科竞争力;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指导儿童眼病诊疗中心获医院“优秀诊疗中心”;眼科科技量值排名由100名外(2019年)上升至62名(2021年),是2022年全院“进步最快的学科”。作为全国知名的眼科专家,她全年无休为患者看诊、手术,为患者送去希望与光明,连续多年获得“中南医院医德标兵”,2022年获得全国优秀眼科医师荣誉称号。2020年初,她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次爆发时,亲临抗疫一线,参与指挥抗疫工作;疫情反弹期间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精心诊疗,实现了住院患者治疗期间零死亡。她以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医联体党建联盟等为载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水平提升,夯实医改的基础性工作,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周刚,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口腔黏膜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信念坚定,政治过硬,严以自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模范遵守医疗卫生人员行为规范和廉洁行医各项规定。他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把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作为神圣的使命,积极参与新冠防疫,完成援鄂医疗队治疗口腔溃疡药物的安排。他道德高尚,品行端正,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执业,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深受患者的尊敬和好评。作为学科带头人,他技术业务素质高,改革创新意识强,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大力推动我国口腔黏膜病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系统性开展了口腔黏膜病的系列新技术,率先在科室创建远程医疗中心。以第一作者执笔了国内2个诊疗指南及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疾病研究成果居国内外领先水平,为国家培养优秀高端人才。

    张卫兵,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宁可医生下基层,不劳患者去省城”是他常说的一句话,他深知基层群众的不易。他曾做过简单的计算:一位专家深入基层一次,至少可以让10多个家庭免于奔波。11年前,他主动与家乡患者订下“周五之约”:每周五早上准时在蕲春县人民医院为当地患者看病,之后的每个周四,他自驾3个小时抵达蕲春,周五早上准时为当地患者看病。十多年来他始终践行“周五之约”,坚持为基层百姓提供医疗服务,与许多患者老乡成为了好朋友。2022年2月,张卫兵同志就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嘉鱼医院院长,将中南医院先进的管理经验、优质的医疗资源一一对接,每周在嘉鱼坐诊的中南医院专家覆盖14个重点科室,学科对接帮扶率达到63%。

    夏海斌,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现为口腔种植科主任。他从医30年,一直坚守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工作,他热爱本职工作,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以精湛的技术获得患者好评。他在诊疗方面精益求精,创新意识较强,积极开拓临床新技术新业务,在国际上首创了上颌窦底提升术和水平向骨增量的新术式,显著减小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治疗费用。他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委,湖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团队获得第三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SCI收录论文40余篇,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梁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三科副主任,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已经20年。2012年至2022年连续11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先进工作者。2009年支援五峰县人民医院,在当地医院设备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2019年离家千里对口支援海南昌江,手术带教80台,开展培训20场,完成该地首例宫颈癌、卵巢癌和内膜癌手术,半年接诊近千人次,让老百姓在县域内获得三甲医院水平优质医疗服务。2020年抗疫期间,团结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抗疫情、保诊疗、显担当。2020年以来,她利用业余时间对省内10余家医院开展常态化帮扶,彰显了武大人民医院的良好口碑和综合实力,2021年被医院评为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她刻苦钻研医学理论基础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申报研究工作,2004年获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和2021年获医院核心人才奖,2022年获医院突出核心人才奖。

    据悉,我校自2019年起举行“医德楷模”评选活动,在五届评选活动中,共有50名医务工作者获此殊荣。他们集中展示了我校医务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医德楷模全心全意为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的精神,展现了恪尽职守、舍生忘死,淡泊名利、救死扶伤的优良职业风范。我校通过长期的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我校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引导和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努力促进医学进步,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供图:工会 ,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