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新闻

    学部新闻

    记杨刚教授在抗日战争期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来源:本站 日期:2006-08-22点击:

    大世界前的热血壮举 www.highai.com 2006-8-14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六十九年前的今天,“八·一三”事变在上海爆发。在一位读者的热心帮助下,我们发现了一桩发生在当时的动人往事,我们将它记录下来,并将此作为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对那烽火岁月的一种纪念…… 四个月前,《星期日新闻晨报》开辟了这个栏目“秘密上海”,不久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位读者转来的材料,在泛黄的旧报纸上,我们读到了一则震撼人心的上海往事———六十九年前,一个名叫杨剑萍的普通工人,当日军侵入上海大肆挑衅之时,在大世界前跳楼殉国。 这则旧闻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唏嘘不已。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位当年震动上海滩的民间英雄仍有后人!转给我们材料的读者陈克俭先生,正是杨剑萍之子的中学同学。通过他的介绍,记者见到了不久前从外地回沪的杨钢———杨剑萍长子,今年73岁,现在武汉,是一位在医学界有名的专家,并听他亲口讲起父亲的故事。

    一个勇士在上海的天空中勇敢飞翔

    1937年8月14日,“八·一三”事变次天,一颗炸弹在大世界门口爆炸,造成多人伤亡,爆炸还将大世界对面的一座上海的标志巨钟炸毁。直到事件发生四个月后的12月3日,几名维修工人前去维修这座大钟,其中就有本期“秘密上海”的主角———杨剑萍。

    “一个勇士/站在你的屋顶上/大声呐喊/‘中国万岁’

    一个殉国者/在上海的天空中/勇敢飞翔/‘中国万岁’

    他把自己的身体/写成一个惊叹号飞翔在上海/阴暗的天廊”

    上海作家赵丽宏曾在他的抒情长诗《沧桑之城》中,用波澜壮阔的诗歌语言记录了杨剑萍的壮举。

    1937年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12月3日,5000名日军携带野炮、机枪通过公共租界。当日军行进到大世界游乐场时,忽然有一个中国男子大呼“中国万岁”,从大世界对面的高楼上跳下。

    他,便是杨钢的父亲杨剑萍,赵丽宏笔下的勇士和殉国者。

    当时的杨剑萍在美商丽安电气公司工作,那天当日军游行时,杨剑萍带着几个工人正在大世界对面的广告架上维修电钟。差不多中午时分,眼看日军就要到达大世界,租界巡捕们为了避免冲突和麻烦,要把这段路封闭,把杨剑萍等人也叫了下来。杨剑萍下到半途,就看到日本军队正在游行过来,气焰十分嚣张,他十分气愤,便对一起工作的内弟说:“今天的事,真气死我了,我情愿自杀!”此时的他已经决心以身殉国来警醒市民,不过内弟却还以为姐夫不过是说气话呢。没想到杨剑萍真的转身爬到近二十米的高楼上,高呼口号跳下!

    当时日本军队还在游行之中,巡捕们也不敢上前施救,等到日军游行队伍过去,杨剑萍才被送到仁济医院。

    “那时已经太晚了!”杨钢叹息说。一个普通工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极端的道路来反抗呢?“日本人正在他脚下肆虐,而我在南京的叔叔和奶奶也在那时由于战乱和父亲失去了联系,生死未卜。”杨钢说:“父亲也许是国仇家恨集中在一起吧,所以异常气愤,甚至绝望。”

    那一天,对于幼小的杨钢来说永远难以忘怀。

    “当时我们住在提篮桥。那天下午,我正在家里玩,母亲忽然红着眼睛过来,说要带我去看父亲。我和母亲一起叫了辆黄包车,一起急急忙忙赶往仁济医院,路上,母亲才和我说:父亲不行了。”

    “我虽然当时还小,但还是忍不住问母亲:爸爸没有了,那我们以后怎么办呢?”

    “母亲一听这话,眼泪又不住地掉下来。母子抱头痛哭……”

    这样的回忆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记者不忍再去问更多的细节。据杨钢回忆,当时当他们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去世,有很多人在医院,杨钢只依稀记得父亲病床上最后的身影……

    父亲去世的时候,杨钢还不到五岁,他还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妹妹。杨钢本人已经离开上海五十多年了,而他的妹妹一直在上海生活,是一位优秀幼教教师。记者见到杨钢兄妹二人时,两位老人的头发已经斑白,回忆起六十九年前的往事,真是恍然隔世……

    秘密后记人民不会忘记英雄

    “父亲的壮举震动了整个上海。”杨钢回忆说,第二天的《大公报》以及许多上海的报纸都对杨剑萍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杨剑萍的公司给了一笔丧葬费,工友们也凑份子帮助杨家。事情发生的第三天,母亲在家里接待了三个《大公报》的先生,他们对杨钢的母亲说:“《大公报》马上要撤离上海了,这里是上海市民自发地给你们的捐款,钱虽不多,只有600元,也是上海人对杨先生的敬仰和对你的同情,等我们胜利后再见吧!”

    杨钢本人后来一直十分低调,无论是在上海中学求学,还是在长春的白求恩医科大学工作,他的同学和同事们都不知道他居然是一位烈士遗孤。

    只有一个日子是他永远不会忘记,那是1945年8月15日,那天下午杨钢放学回家,大街上大人们都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我上前一听,啊!日本投降啦!”杨钢马上跑回贫儿院,把消息告诉每一个人,整个贫儿院都沸腾了。

    “而令我自己最高兴的是,我爸爸在地下终于可以瞑目了……”